一、植物提取物概述
植物提取物是以植物為原料,根據提取產品用途的需要,經過物理,化學提取,分別工序,定向獵取和濃集植物中的某一種或多種有效成分且不轉變其有效成分結構,最終所形成的產品。
根據成分不同,植物提取物可以分為甙,酸,多酚,多糖,萜類,黃酮,生物堿等類別;根據產品性狀不同,可分為植物油,浸膏,粉,晶狀體等類別。
植物提取物豐富多樣, 目前進入工業提取的已達 300 多種,它是一類非常重要的中間體產品,應用領域廣泛, 既可用于藥品原料, 又可用于保健品, 養分補充劑,食品添加劑,化妝品等行業。
二、植物提取物行業進展歷程
20 世紀 80 歲月初,基本完成工業化的歐美等發達國家掀起了回來大自然的潮流,人們對具有副作用的化工合成產品關注度和排斥度逐步上升,物提取物好感回來,大為推崇,行業應勢興起;對自然,安全的植 1994 年,美國頒布了《膳食補充劑健康與訓練法》,正式認可接受植物提取物作為一種食品補充劑使用,植物提取物行業迅猛進展起來;我國中醫歷史悠久,醫藥人員自古重視對植物的性狀,藥性的分析;至 20 世紀 70 歲月,國內部分制藥廠開頭采納機械設備提取植物成分,但這只作為藥品制造的一個生產環節,并未進展成一個獨立行業; 90 歲月中期以后,隨著對外開放程度加深,對外貿易開頭興盛,受政策制約較少的植物提取物行業開頭進展起來; 2000 年以來,植物提取物行業進入了黃金時期;這一方面源于生活水平的改善和健康意識的增強帶動了人們對植物提取物產品的劇烈需求;另一方面受益于更先進的植物提取技術(如酶法提取,超聲提取,超臨界萃取,微波萃取,膜分別技術等新)的應用,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
三、植物提取物行業上下游
植物提取的對象是植物資源,行業上游主要是種植業; 行業下游主要是醫藥、保健品、食品添加劑、化妝品等行業;行業上游方面; 我國國土廣袤,橫跨經度 60 多度,縱貫維度 49 多度,氣候多樣,海拔高低不同,孕育了豐富多樣的植物資源,可用于工業提取的植物品種已超過 300 種;由于經濟類作物的收益通常高于糧食作物,有利于增加農戶收入和農業產業升級,近年來政府從稅收、財政、土地等多方面賜予了大力支持。
我國種植業進展勢頭良好;行業下游方面;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學問的普及,消費者對自然,健康的植物提取物產品需求正連續擴大;例如,我國保健品市場規模已從2021 年的581.75 億元迅猛增長至2021 年的 2083.25 下,我國種植業進展勢頭良好;行業下游方面;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學問的普及,消費者對自然,健康的植物提取物產品需求正連續擴大;例如,我國保健品市場規模已從 2021 年的 581.75 億元迅猛增長至 2021 年的 2083.25 億元,將近翻了兩番。
四、我國植物提取物行業現狀
(一)市場規模分析近年來,相伴著 “回來自然”、“綠色消費”觀念的逐步普及,植物提取物產品在全球受到熱鬧推崇, 表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 據國際植物提取物展覽會暨研討會( PEEC)統計數據, 2021 年全球植物提取物銷售額已達多年保持 15%以上的增長速度; 540 億美元,并連續據海關數據, 2002 年我國植物提取物行業出口額僅為 2 億美元,至 2021 年便已突破 10 億美元大關,達到了 11.30 億美元; 2021 年我國植物提取物出口額躍升至 17.78 億美元,同比增長 25.88%,進展速度非常驚人。
數據來源: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中國海關
(二) 市場競爭分析國外方面;歐美地區植物提取產業起步較早,進展較為成熟,產品研發實力強,工藝技術先進,聞名企業集團有 Martin Bauer ,A.M Todd Group 等;德國全球頂尖植物提取廠商,在德國本土 Martin Bauer 擁有二個工廠, 植物提取物及相關自然產品年產值超過 2.5 億美元,主導產品有綠 茶提取物等;美國聞名植物提取物品牌,年銷售額美元,產品種類豐富;3億A.M Todd Group意大利聞名品牌, 年生產植物提取物及相關產品約 2億美元 , 主導產品有葡萄籽提取物等,終端產品銷售至全球43個國家。
國內方面與截至2621年高我國已有超過2200 家企業對外出口提取物產品,其中民營企業出口額占比高達60%以上, “三資企業”緊隨其后,占比為28%左右;地域方面,陜西, 湖南和四川是我國植物提取物三大主產區, 這三省植物提取產業起步早,藥用植物資源相對豐富,目前已形成肯定的規模優勢。
晨光生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晨光生物”) 和桂林菜茵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植物提取物行業的龍頭,且均已上市。
晨光生物2021年植物提職業務收入達到了5202億元,占國內市場紛額6%左右:從提取物出口數據來看,2021年我國提取物出口前千強企業的出口額占比之和為24.28%,行業集中度較低,有待進一步提高。
(三)行業進展面臨的問題
1、自然資源破壞嚴峻
目前,國內植物提取物行業集中度不高,企業眾多且分散,資質良莠不一,技術裝備水平參差不齊,高新技術企業和作坊式小廠并存;缺乏規模效應的分散式生產提取造成了極大的植物原料鋪張,加之國外企業對我國植物資源實行低價掠奪方式,部分企業在利益的驅動下對自然資源進行涸澤而漁式采挖,不少植物資源,如紅豆杉,甘草示現狀堪憂。
2、研發實力薄弱 產品附加值不高
植物提取技術含量高,新產品的開發往往需要深厚理論學問和長期實踐體會積存作為基礎,同時也需要先進的討論設備:我國業內多數企業成立時間較短且規模較小,缺乏優秀人才和技術積存支撐,產品研發和技術研發才能薄弱,只是盲目跟風,為發達國家醫藥保健或其它行業供應基本原材料,產品附加值低。
3、國家質量標準體系尚不健全;
法律法規和行業規范是一個 行業健康進展的基石;我國植物提取 物市場規模已達到200億元,產品品種達數百種,但令人尷尬的是絕大多數植物提取物仍沒有國家或行業標準;沒有標準,主管部門就無法對產品生產和質量進行有效監管,沒有標準,產品優劣無法區分,在市場上就沒有主動議價權,特別是在對外貿易上;沒有標準,就簡單導致以次充好,甚至“劣幣驅趕良幣源現象”。
2021年5月爆發的“銀杏葉大事”就暴露了我國植物提取物行業問題,在社會上引起了廣泛關注;黑心廠商的不法行為已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抹黑了我國植物提取物產品在國際上的形象,導致在國際展會上一些國外經銷商不愿去中國展區;國家質量標準體系建立的滯后正在制約著行業的進展。
五、行業進展趨勢
1、產品種類不斷豐富
隨著認知的增長,工具設備的改進和方式方法的創新,人類對植物和人體的討論將不斷深化,新的符合人體需要的植物成分將不斷被發覺,植物提取物的產品種類將不斷豐富。
2、新技術,新工藝不斷開發
植物提取物行業是一一個技術依靠型行業;先進提取工藝和設備不僅可以大幅提高提取物產品質量,仍能提高原料利用率,削減原料鋪張,降低生產成本:隨著行業競爭者的日益增加,競爭程度的 日益猛烈,企業必定會挑選不斷改進技術和開發新工藝的進展戰略,形成競爭優勢,搶占市場。
3、行業質量體系逐步建立健全
2021年發布的《食品藥品監管總局關于加強中藥生產中提取和提取物監督治理的通知》(簡稱《通知》)明確提出“自 2021年1月1日起,凡不具備中藥提取才能的中成藥生產企業,一律停止相應品種的生產”;《通知》 仍提出“備案成功的植提企業應根據《藥品生產質量治理規范》( GMP要求組織生產);“銀杏葉大事”爆發之后,國家食品藥品監督治理總局連續實行了一系列措施,并加強了植物提取物行業的監管,國家層面的質量標準有望出臺;此外,行業協會也在積極推動質量體系建設,2021年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組織國內優秀植物提取物生產企業制定了7 個主要出口植物提取物國際商務標準,并已于當年的10月1日正式實施;將來,行業的質量體系必定逐步建立健全。
4,行業集中度逐步提高
當前,我國植物提取物行業仍處于成長期,行業集中度不高,大部分企業規模較小,人才技術缺乏,設備工藝較差,競爭力較弱;隨著行業監管的健全,消費者品質要求的提高,那些生產設備落后,產品質量較差的企業將在將來被剔除出局或整合重組,一部分技術先進,資金實力雄厚,信譽良好的企業將脫穎而出,發展壯大,行業集中度會逐步提高。